仙途智能创始人兼CEO黄超,原滴滴无人驾驶负责人,首席工程师,组建团队完成滴滴无人驾驶从0到1研发和验收。黄超还是原百度研究院资深研发工程师,负责百度超大规模神经网络和机器学习平台研发。
本轮投资机构包括IDG资本、和创投资、基石资本、Cypress Star、云九资本、K3 Ventures等,文远知行前期投资人CMC资本、启明创投、瓴峰资本等继续参投。
灵西成立于2017年7月,专注于仓储物流、工业制造等领域,依托3D机器视觉和机器人智能规划技术为各产业客户提供无人化解决方案。
此前,Dispelix号称已经开发出全世界最轻薄的光波导模组(厚仅0.3毫米),可用于全天候AR眼镜,具备大眼动范围和高透过率等特性。
本轮融资将用于继续开发虚拟化身系统,以及穿戴式数字商品交易。Genies CEO Akash Nigam表示:我们将推出可供任何人创作,并在线上面向大众发售的穿戴式数字商品和虚拟化身,尤其是针对6到16岁年轻人群。
公司注册地位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芳春路400号,致力于通过人工智能、机器人和可穿戴式设备,为建筑行业提供一体化智能工地解决方案。此前岱悟智能曾获得金沙江创投、联升创投的种子轮融资。
目前,Youibot推出的是一款自主巡检移动机器人,可以检验公交车轮胎。因为人工检修轮胎成本高,风险大,自主巡检机器人可以在夜间利用导航定位和识别功能到不同的车辆前进行检修,并通过机器视觉技术和相关传感器发现问题,然后将检查数据上传到云端。
交易预计会在2021年三季度完成,这也就意味着Lyft长达四年的无人驾驶开发工作走到终点。出售可以帮助Lyft削减成本,按非公认会计准则,Lyft每年可以减少运营费用1亿美元。
例如,车辆加速、转向等给乘客带来的感受,可与VR设备中的沉浸视频同步,让乘客有太空、水下的奇幻世界体验,从而减轻甚至消除用户晕车或者反胃等不良反应。
这是墨芯在近一年内第4次融资,第2次获得产业类资本加持。2021年3月,墨芯刚完成亿元Pre-A轮融资,由将门创投领投。2021年1月,墨芯完成由浪潮领投的战略融资。浪潮集团是墨芯的潜在客户。2020年3月,墨芯曾近千万美元的天使轮投资,凯旋创投领投。
公司成立于2017年,专注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设计研发、装配测试、配套飞行全流程服务。九州云箭合伙人兼投融资副总裁王竞研表示,本轮融资主要用于公司团队进一步扩充,产品投产和后续交付前测试以及少部分能力保证的基础建设环节。
未来机器人创立于2016年,从事工业无人车辆的技术开发及生产,结合计算机视觉、运动控制、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技术,形成了兼备柔性与效率的物流无人化解决方案,面向全球推动物流节点内柔性无人化升级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