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单纯的做钱包功能,去中心化的会更容易取得用户信任;如果扩展交易、理财等功能,中心化钱包的用户使用体验会更好,整个流程操作更便捷。当然,也可以两种形式都提供给用户,由用户自主选择所倾向的钱包类型,更多元化的覆盖用户需求。
区块链技术可以创造出无法篡改的数据轨迹,并且能够安全地记录论文出版过程中的一系列节点,因此可以改善可重复性和同行评议过程。当我们使用HTTP进行网络查找的时候,寻找的是文件在网络上的位置,但这个位置取决于服务器管理者,用户只能寄希望于服务器没有关闭,文件维持在原来的地方没有被移动。而使用IPFS,我们
密码学,民主共识,数据结构和算法,博弈论,经济学,心理学,等等,让区块链赢得了人类的信任。可以看出,区块链解决的是人们对它的信任,而不是解决的人和人之间的信任。
比特币世界几个关键的信息是按照这个顺序生成的:先生成私钥,再由私钥算出公钥,再由公钥经过一系列哈希算出钱包地址。上面的推导次序是单向的,反向不可能。就是说从钱包地址无法得到公钥,从公钥无法得到私钥。
2009年1月3日,比特币的创始人中本聪构建了比特币的第一个区块。并在创世区块里留下一句永不可修改的话:“The Times 03/Jan/2009 Chancellor on brink of second bailout for banks(2009年1月3日,财政大臣正处于实施第二轮银行紧急援助的边缘)。”
很多专业人士希望把Token翻译成通证,而不是代币。“通证”更加符合单词原意,符合事物本质,也希望避免被当作货币监管。
哈希就是一个算法,能把任意长度的内容(无论是一个数,还是文章,图像,视频,总之就是任何数字化的信息)转换成一串看似没有规律的固定长度的数字(哈希值),并保证结果唯一,而从这个结果几乎没有办法推算出原始数据。比特币用的是叫做SHA256的哈希算法。
区块链中最重要的便是共识算法,比特币使用的是POW,以太币使用的POS而EOS使用的是BFT-DPOS。 什么是BFT-DPOS呢?
我觉得区块链其实是互联网生态里面的底层升级。我们都知道互联网是有七层协议,但我们之前传输协议的数据是可以被复制、可以被篡改的。区块链让这个事情变得不可篡改,传输的数据可以是现金。我们以往传输是传不了钱的,现在可以传输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