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哈划重点:那一年,D2芯片未达预期,良率一直在37%徘徊。Dojo负责人格涅什·文卡塔拉马南离职,创立了竞争对手Density AI。随后,陆陆续续有20名核心工程师都离开特斯拉,转投Density AI。Density AI的业务跟特斯拉Dojo很像:机器人、AI智能体...】
Dojo项目的终止也是必然的,庞大的技术构想和半导体产业客观现实之间总有差距,技术路线和经济成本也要达成平衡。
AI创意图(制作/郭嘉亮)
8月15日,马斯克终于发帖承认“关闭”Dojo项目,“走进了进化的死胡同”。此前有关项目“黄了”的说法,已经“谣传”了一个多星期。
Dojo是2021年亮相特斯拉“人工智能日”的定制超级计算机项目,利用全球特斯拉车辆捕获的视频和数据,来训练人工智能模型。有了Dojo,马斯克才能把“饼”画大——特斯拉不仅仅是电动汽车公司,更是人工智能巨头。
一贯狂放的马斯克狠心“断臂”,主要是特斯拉的核心业务造车陷入困境。截至2025年6月30日,特斯拉电动汽车销量同比下降16%,总销量下降12%,美国市场销售份额从2022年的75%跌至不到50%。
美国人不愿意买特斯拉,一方面由于电车补贴被“叫停”,买电车不划算了,一方面由于短暂“从政”的马斯克与现任总统特朗普“分道扬镳”,恶语相向,致使特斯拉品牌价值受损。
这样一来,“缺钱”的马斯克只有打起“合并同类项(目)”的主意了。
“走进死胡同”
自打2019年起,马斯克就把Dojo挂在嘴边。2021年特斯拉“人工智能日”,Dojo项目的成果D1芯片首次展现给公众。作为定制化的超级计算机,Dojo通过收集特斯拉车辆捕获的视频和数据,训练人工智能模型。
那时ChatGPT还没问世,基于视觉训练的CNN模型更加流行。马斯克的想法是,训练出来的模型可以改进特斯拉的自动驾驶系统(FSD),最终兑现“特斯拉就是机器人汽车”的承诺。
想法虽好,实践起来艰难得多。隔了足足4年,D2芯片还在难产中,不仅性能未达预期,还面临着严峻的量产难题。
同时,特斯拉内部的“替代者”强势崛起。特斯拉一直自行研发FSD计算硬件——HW系列车辆端芯片,放在车辆内部,处理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各种感知和决策任务。
ChatGPT问世后,大模型的Transformer架构大行其道。特斯拉于2024年把HW系列改名为AI系列:HW4相当于AI4,HW5相当于AI5,后面还有AI6。而从AI5开始,这一代芯片具备推理和训练的双重能力,可以直接在车辆端或机器人端完成推理任务,多颗芯片并联。
也就是说,在AI5芯片之前,特斯拉用Dojo超级计算机完成训练,用HW系列车载芯片完成端侧推理。但AI5诞生以后,训练和推理都在这款芯片上完成。
这也是马斯克连续发帖解释关闭Dojo的原因所在:过去“双手抓”的办法存在资源分散、成本增加的问题,把目标集中在性能强大的AI5、AI6上更划算。或者换个说法,其实AI5乃至AI6就相当于D3。
当然,马斯克轻轻“略去”了Dojo难产的核心问题,技术瓶颈。Dojo的设计理念很激进,一是没有缓存的双层储存系统,虽然优化了计算密度和功耗效率,但也导致了显著延迟。
二是无胶化晶圆级互连,通过5X5阵列容纳25个D1芯片,有望冲破超算的网络通信瓶颈,但是制造过程极具挑战性,一旦微小的布线或者25颗D1芯片中的任意一颗出现瑕疵,都将使整个训练集群“报废”。它的制造良率极低,规模化部署的成本极高。
而且,AI5采用的是台积电3纳米成熟工艺,良率高,性能强,因为要“上车”生产规模也大。而小规模的Dojo芯片,良率上不去,成本下不来,只能被放弃。
Dojo的困境,最早出现在2023年:人心散了。
那一年,D2芯片未达预期,良率一直在37%徘徊。Dojo负责人格涅什·文卡塔拉马南离职,创立了竞争对手Density AI。随后,陆陆续续有20名核心工程师都离开特斯拉,转投Density AI。
Density AI的业务跟特斯拉Dojo很像:机器人、AI智能体、汽车AI数据中心芯片及解决方案——相当于对Dojo“贴脸开大”。
/ 一贯狂放的马斯克狠心“断臂”,主要是特斯拉的核心业务造车陷入困境。 /
Dojo芯片模拟图
Dojo项目负责人彼得·班农
骨干人才流失后,Dojo本来就“高难度”的定制化架构的开发立刻陷入停滞。今年8月,彼得·班农的离开正是项目陷入绝境的“最后一击”,剩下的团队人员将被分散到其他项目组。
Dojo项目高管的离职并不是孤立事件,跟特斯拉业绩下滑、股价下跌、前景看弱有密切关系。
“合并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之后,特斯拉的自研芯片就剩下AI 5了。
目前,特斯拉车型普遍搭载的AI4即HW4,5纳米制程,由三星制造。AI5由台积电制造,3纳米制程,FinFET架构,先在中国台湾生产,未来转移到台积电亚利桑那工厂,预计2026年底量产。
AI6则再交给三星,3纳米制程,GAA架构,在得克萨斯州泰勒工厂生产,可能采用I-Cube或X-Cube先进封装技术,应用于Robotaxi、特斯拉FSD和人形机器人,推测于2027至2028年量产。
/ “缺钱”的马斯克只有打起“合并同类项(目)”的主意了。 /
马斯克找三星代工AI6,协议金额达165亿美元,除了押注先进芯片意外,也像是向特朗普的“把工作带回美国”政策示好。
因为马斯克公开表示,在三星得州工厂生产AI6,“其战略意义无法低估”,不仅可以减低地缘政治风险,也更符合“美国制造”的政策风向。而且这家工厂离马斯克的住所不远,方便他随时监控生产线的进度。
尽管特斯拉的AI芯片新蓝图已经展开,但技术路线和监管方面依然充满了不确定性。
马斯克还没有给Dojo“判死刑”,称Dojo未来可能以一种“集成大量AI6 SoC主板”的形式重生,即所谓的“Dojo3”。但是,鉴于D2芯片的折戟,子虚乌有的Dojo3依然需要解决极其复杂的散热、功耗等工程难题,可行性依然存疑。
另外,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对特斯拉自动驾驶系统的调查仍在进行。近日,佛罗里达州法院裁定特斯拉需要对2019年的一起Autopilot致死事故承担33%的责任,并赔偿2.43亿美元。这些事件无疑为FSD和Robotaxi的推广进程蒙上阴影。
总体来说,Dojo项目的终止也是必然的,庞大的技术构想和半导体产业客观现实之间总有差距,技术路线和经济成本也要达成平衡。“自研芯片”,不是谁都能成功。
(原文标题:《马斯克走进死胡同,“机器人汽车”梦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