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哈划重点:该基金抛售了其在这家全球顶级AI芯片制造商持有的全部537,742股股票。按9月30日的收盘价计算,这批股票市值约为1亿美元。】
彼得・蒂尔(Peter Thiel)旗下对冲基金蒂尔宏观有限责任公司(Thiel Macro LLC)在第三季度清空了英伟达公司(Nvidia(186.6, -3.57, -1.88%) Corp.)的持股,这标志着该基金对这家领先人工智能芯片供应商的又一次撤离。
该基金抛售了其在这家全球顶级AI芯片制造商持有的全部537,742股股票。按9月30日的收盘价计算,这批股票市值约为1亿美元。根据13F文件(美国SEC要求机构投资者披露持股情况的文件)显示,目前蒂尔宏观基金的主要投资标的包括苹果公司(Apple Inc.)、微软公司(Microsoft Corp.),以及所持特斯拉公司(Tesla Inc.)股份的减持部分。
蒂尔此次减持恰逢市场对AI投资泡沫的担忧升温 —— 正是这一泡沫推动英伟达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对冲基金经理迈克尔・伯里(Michael Burry)或许是该趋势最受关注的批评者,他已披露对英伟达和帕兰提尔科技公司(Palantir Technologies Inc.)的看空押注。
日本软银集团(SoftBank Group Corp.)也于10月宣布,以58.3亿美元出售了所持英伟达股份,此举主要是为其他AI投资提供资金支持。尽管蒂尔对AI发展的乐观程度不及软银创始人孙正义(Masayoshi Son),但两人都选择在英伟达成为首家市值突破5万亿美元的公司前后,清空了各自持有的英伟达股票。
英伟达股价自9月底以来仅上涨约2%,在美国盘前交易中下跌了约1%。对909家对冲基金13F文件的分析显示,投资者对这家芯片制造商的看法呈现对半分化:在截至9月的三个月里,161家基金增持了英伟达股份,160家基金则选择减持。市场对AI公司的前景仍存在分歧 —— 这些公司虽仍在以较高规模融资和烧钱,但尚未证明其盈利模式足以支撑高昂的投资成本。
在非工作时间,彼得・蒂尔未立即回复电子邮件和信息请求置评。
除上述投资动作外,蒂尔还通过其多笔风险投资,支持了一家名为Substrate的美国初创公司(该公司致力于在AI半导体制造领域展开竞争),以及Mercor、Cognition AI等多家AI初创企业。
伯里旗下的斯凯恩资产管理公司(Scion Asset Management)本月披露,已购入英伟达和帕兰提尔的看跌期权(此类头寸将从股价下跌中获利)。因2008年成功做空美国房地产市场而声名鹊起的伯里,还曾在X平台(原推特)上发布一条隐晦消息:“有些时候,我们能亲眼目睹泡沫。”
此后,伯里还对“超大规模科技公司”(即采购英伟达芯片的企业)的会计做法提出质疑,其中包括微软公司和字母表公司(Alphabet Inc.)。他指出,这些公司近年来延长了投资折旧年限,此举有助于降低开支并抬高利润。